来自《美国汽车新闻》
评论 在华企业面临腐败风险 美司法机构将新兴市场的企业违规者作为重点反腐对象 Mark Sullivan | 2011/11/22 |
无论是公有还是私有公司,都可能成为海外腐败的调查对象,颁布34年的海外反腐败法最近4年严阵以待,执法案例增加频频将中国等外国公共官员行贿事件曝光。 美国司法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最近裁定了几起跨国公司违反FCPA条款的案例。 这些案例表明,汽车公司在中国等地运营时,面临着有效遵守FCPA规定和指南等方面的较大挑战。 在中国市场扩张的车企和供应商必须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免受因违反FCPA而遭受数千万美元的罚款。即使公司有严格的行为规定,也不能保证不发生行贿受贿。 在汽车行业,当地的外国现场经理在建设工厂、与海外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时,要避免一些行业规则、文化惯例很难。即使车企或供应商在新兴市场地区拥有的合资企业股权不到50%,美国立法机构也要求公司对合作伙伴的行为负责。 腐败指数 根据认可度较高的透明国际腐败印象指数,今后五年预计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如中国等,它们的腐败指数也较增长潜力有限的国家要高。 透明国际是专门进行反腐斗争的全球独立组织。 该组织发布的2010年腐败印象指数,包括了最近的数据,该指数衡量了全球178个国家的公共腐败情况。 指数衡量的是印象,因为腐败大多是隐蔽性行为,较难衡量。 中国的指数是3.5,指数最高10分(腐败可能性最低)最低1分,腐败可能性最高。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得分最高,为9.3分;美国得分为7.1分。 新兴市场的得分普遍较低,俄罗斯得分为2.1、墨西哥为3.1、印度为3.3、中国3.5、巴西3.7。 在京都天华公司(Grant Thornton LLP),我们查看了2001年到2010年的腐败指数,发现尽管期间经济高速增长,但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在这段时间内的腐败指数没有任何改善。 现在,投资纷纷涌向新兴市场,美国司法机构正调查公共采购的行贿、回扣及侵占公共基金等行为。 很明显这些市场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很重要,所有高管们必须具有完备的策略来管理这些风险,使之处于规章控制之下。 美国执法机构高度重视利用FCPA来打击腐败,所以我们建议公司必须具备给力的道德和规章规范,在中国或其它海外市场哪怕业务很少,我们也强烈建议你们评估潜在的腐败风险。 在经济困难时期,尤其重要。由于合规经费支出减少很可能导致腐败行为,因为海外机构会伺机而动。 如果美国政府因公司海外业务腐败行为而被罚款,成本会比前期在合规反腐上的支出更高。 FCPA执法加强也表明公司必须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对海外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制造商必须确保在全球运营的合作伙伴在诚信方面值得信赖。 公司无法预防所有腐败行为的发生,但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自己。在最近的几起案例中,具有较严格的海外合规规定和充分进行尽职调查的公司都获得了美国政府的"信任"票。 公司内具有透明的管理层支持的规章,可以表明公司对诚信经营的承诺,也可减少受罚的可能性。 -- Mark Sullivan是京都天华(Grant Thornton LLP)美国中西部市场公司司法会计和调查业务部的主管。京都天华有限公司是美国京都天华国际有限公司的会员公司,京都天华国际有限公司是全球6大审计、税务和咨询公司之一 。 |
评论